编者按: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内核动力”,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本质上就是生产力特别是新的生产力发展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在以科技创新驱动医疗变革的时代浪潮中,医疗产业如何向“新”而行、向“质”而造?人民论坛调研组通过“解剖麻雀”式的调研方法,走进深圳这片创新热土,选取“菁瑞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这一典型样本开展深入研究,力求以小见大、见微知著,探寻医疗行业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背后规律。
作为科技创新的前沿阵地,深圳市早已将新质生产力融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布局,这片创新热土立足国家战略,坚持因地制宜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在医疗科技领域催生出诸多令人瞩目的成果。作为深圳市龙华区内的创新型企业之一,菁瑞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菁瑞医疗”)自主研发的“单极低温等离子手术系统”与“脑卒中外骨骼康复机器人”,不仅打破了多项国外技术垄断,更以临床转化的突出成效,生动诠释了医疗行业新质生产力迸发的创新逻辑:以技术突破破解行业痛点、以产业协同构建创新生态。
手术室里的“低温刀”打破国际垄断
单极低温等离子技术打破国际垄断、外骨骼机器人重构康复场景、产学研联盟激活创新动能……菁瑞医疗以“成为受人尊敬的世界级医疗科技创新智造者”为愿景,在能量外科与康复机器人两大领域深耕,不断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
在医疗领域,每一台手术都需要用到手术刀。现在的手术还是用钢刀切开组织的吗?
其实不然,手术刀的发展,已实现了从钢刀到高频电刀再到单极低温等离子刀的蜕变。
“等离子刀头温度控制在40~70度,能切除病灶组织……”深圳市龙华区中心医院手术室里医生正操控着单极低温等离子手术系统为一位患者进行精细手术。这把“低温刀”利用设备将电能转换成离子动能,通过直接打断组织分子键的方式,高效精准切除病变组织。
“这要是传统手术刀,当时得拿止血钳拼命夹。”与传统手术刀相比,“低温刀”可以将创面的损伤降到最低,几乎没有渗血。
人民论坛调研组了解到,传统的高频电刀温度普遍在200~300摄氏度,手术刀在做凝血处理时,往往会因为温度过高而组织炭化,这种炭化现象无疑是给创面的愈合增添了阻碍。而与之不同的“低温刀”温度只有40~70摄氏度,使用过程不会留下组织炭化,能够让创面更加干净,从而促进创面更快愈合。
工作人员在展示“低温刀”的使用情况
据菁瑞医疗相关负责人介绍,“单极低温等离子手术系统”这一技术打破了国际垄断,实现了百年电刀技术的世纪革新。目前已进入北京协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等头部三甲医院,并在英、法、德等30个国家实现商业化应用。
“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国家卫生健康委科技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贺晓慧表示,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要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发掘新需求、探索新场景,从而真正实现“科技+医疗”的深度融合,创造更多可能。
康复中心里的“外骨骼”
新质生产力本质是先进生产力,其落脚点还是在于打通技术创新到价值释放的堵点卡点,实现高效能、高质量的发展。
在深圳南山区残联康复中心,科技的温度正以柔软的方式呈现。
一位脑卒中患者正佩戴着“外骨骼”设备在完成步态训练,一步、两步,传感器在她腿上轻轻震动,根据恢复情况调整力度。脑卒中患者在康复期往往面临着肢体功能障碍的问题,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脑卒中外骨骼康复机器人的出现,为患者的康复带来了新的希望。
患者佩戴“外骨骼”设备在医生的协助下进行康复训练 钟超/摄
“过去康复靠人力牵引,现在机器人精准模拟生理步态,能够实时监测患者的运动意图和身体状态,辅助患者进行肢体运动训练,帮助患者恢复肌肉力量和关节灵活度。”南山区残联康复中心医生介绍道。
传统的康复治疗主要依靠康复治疗师的手动操作和经验判断,治疗方案相对单一,难以满足不同患者的个性化需求。而脑卒中外骨骼康复机器人可以通过对患者的运动数据进行分析,为每位患者制定专属的康复计划。
“外骨骼机器人在患者的卧位、坐位到站立和行走这个功能重建的过程,提供了评估治疗智能化解决方案。”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医师黄东锋认为,在康复过程中,“外骨骼”还可以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实时调整训练方案,实现精准治疗,这种个性化的康复方案能够提高康复治疗的效果,加速患者的康复进程。
新质生产力竞相迸发的创新逻辑
“低温刀”划开了国产高端医疗器械的突围之路,“外骨骼”托起了群众站起来的信心,像菁瑞医疗这样的企业正在深圳这片热土上争相涌现,医疗行业的新质生产力正在竞相迸发。
患者使用卧式辅助机器人进行恢复训练 钟超/摄
人民论坛调研组了解到,类似菁瑞医疗这样的创业型公司能成长为拥有核心技术的行业“隐形冠军”,关键在于不断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其背后的创新逻辑可以简要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以技术创新破解行业痛点,二是以产业协同构建创新生态。
以技术创新破解行业痛点的主角是企业。企业把技术创新与行业需要、百姓需求链接在一起,才能为新质生产力的迸发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菁瑞医疗把科技创新与医疗需求很好地结合了起来,用“一把刀的温度”解决手术疤口难题,用“外骨骼机器人的力气”来应对病人康复行走难题,通过科技创新解决行业痛点,创造了医院、患者与企业多方共赢的机会。
以产业协同构建创新生态,不仅需要企业自身的努力,也需要政府与行业的引导支持。菁瑞医疗之所以把研发中心选择在深圳龙华,这跟当地政府对医疗领域新质生产力的培育与支持是分不开的。据深圳市龙华区发展和改革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龙华区委、区政府大力支持医疗器械产业的发展,专门规划建设医疗器械产业基地——“国际医疗器械城”,引进、培育了一批行业优质企业和平台资源,以头部企业发挥引领作用,带动产业链上下游集聚,完善产业生态。龙华区以“产业链思维”重构医疗创新生态,实现“要素集聚”到“创新雨林”的系统构建。接下来,龙华区还将努力推动医疗器械产业基金“落户”龙华,通过产业基金来进一步支持医疗器械产业的发展。
健康中国的底气,来自医疗领域不断迸发的新质生产力,落在每一份病历的改善里,映在每一位患者的笑容中。(执笔:钟超 李金芳)
来源:人民论坛网,若涉及侵权,请立刻联系删除
上一篇:人工智能医疗展 AI医疗健康行业应用创新项目“揭榜挂帅”
下一篇:没有了